我市创新调解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 -澳门凯发
一边因怀孕身体不适,要求结清工资辞职回家;一边以未提前告知,导致工作不能顺利交接为由,拒绝支付当月工资……近日,岱岳区大汶口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通过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格,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巧妙化解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发挥属地优势
巧妙调解劳动争议
“真没想到一年多后,在自己都要放弃的时候,通过工作人员的调解,我要回了工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近日,顶着炎炎烈日,刘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大汶口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向工作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
2021年,在超市从事财务工作的刘女士因怀孕感到身体不适。在请假后又口头辞职,要求超市结清工资、批准辞职。此时,超市负责人表示,自己并没有接到刘女士的正式辞职申请,且因其短时间内无法顺利交接工作,导致超市运营受到影响,拒绝支付刘女士当月工资。双方各执一词,态度强硬,一场由辞职结算工资引起的矛盾纠纷逐渐激化。
“考虑到双方存在争议,我们按照‘镇—管区—村’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格机制,为该纠纷制定了由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指导,村调解小组具体跟进的澳门凯发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发挥村级调解人员的优势。”大汶口镇人社所所长屈帅表示,事实证明,这套调解方案的效果十分明显。村级调解人员在多次取证,掌握事实情况后,与双方进行多次沟通,讲明利害关系和责任归属等问题,最终帮助双方达成和解。
坚持预防先行
将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
劳动争议调解是柔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防线”,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发生,大汶口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高质、高效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同时,把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触角向劳动争议发生地延伸,建立“村企联合调解共同体”,架构“镇—管区—村”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零工市场等纳入网格管理,组建了一支由71名企业调解员和46名网格员组成的调解队伍,通过网格化解决了村域内用人主体小微欠薪纠纷200多件。
针对辖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的情况,大汶口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从链主企业做起,联合工会、工贸办等部门,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运行制度,引导80%的企业普遍建立内部申诉制度、协商制度、投诉回应制度,将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延伸到企业内部,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开始,我对于企业内部制定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并不赞成,但通过实际纠纷的解决,我看到了制度完善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泰安市立邦活塞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共同调解,能免去企业不少麻烦,减少后期问题处理成本,也能给职工一个交代,及时回应他们关心的问题,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为及时了解职工诉求,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开展职工民主生活会,设立了诉求来信箱、协商室,并公布诉求电话,还会不定期邀请大汶口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人员参加交流讨论,这些都给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现在,企业接近80%的诉求都能在内部解决。”该负责人说。
“近年来,通过劳动争议各项措施的实施,大汶口镇平均每年案件数量下降率达15%,最大限度把劳动争议化解在企业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架起了劳动者与用工主体的‘连心桥’。”对于工作取得的成效,屈帅骄傲地说。
创新调解模式
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
“随着职工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劳动争议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发生,这就为我们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识到了劳动争议案件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一场“预防先行”的阻击战悄然打响。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解赋能、预防先行”专项行动,指导全市新工业化强市各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调解组织。全市各级仲裁机构指导帮助辖区内企业建立内部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准确把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弱点、堵点和风险点,预见问题和风险,精准扶持施策,引导企业建立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将更多劳动争议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同时,我市还建立完善了仲裁机构和基层调解组织之间的双向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了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前哨”作用。
截至目前,我市建立完善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调解组织230多家,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60多件,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化解了矛盾纠纷,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赋能助力。
【记者 杨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