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薛丽娜乡村逐梦记 -澳门凯发
盛夏,骄阳似火。在位于岱岳区马庄镇的泰安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听说有人拜访后,风风火火地从地里赶了回来,她皮肤黝黑、留着干练短发,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断地往下流。说起粮食种植,薛丽娜总有说不完的话。“今年我们的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836.62公斤。”薛丽娜脸上充满自豪。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马庄镇4万余亩耕地处在汶阳田的核心区,这片有着6000多年耕作文明史的土地,如今正在“新农人”的带领下书写着粮食高产的新篇章。
2008年,薛丽娜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合作社,现在的她有时也会感慨,自己已经扎根田野14年了。
父亲是镇上的“老农技”,和土地打交道,薛丽娜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觉得早晚要有年轻人来种地。”
然而,对当时的薛丽娜来说,如何“名正言顺”地回村是个大问题。乡亲们不理解为什么农村娃好不容易到了城市,现在又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
她下决心返乡时,山东青岛莱西籍的丈夫李宁已经有了一份科技公司技术岗位的工作,因而心里免不了“打鼓”。好在中央连续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加上父母开明大度,这促使李宁选择辞职全力支持妻子创业。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了农村。
回村后,面对几间简陋的办公室、一望无垠的黄土地,时常眉头微锁的薛丽娜,心里的算盘打得哗啦响:资金从哪里来?土地从哪里来?谁来种?市场怎么解决?
摆在薛丽娜面前的考卷,没有了选择题,全是问答题。
当然,起步时最难的除了这些,还有百姓的观念。
——“什么社?”
——“加入合作社!每股200元、流转费每亩600元。”
——“听不懂,你们俩孩子还教给我们怎么种地?”
起初,二人白手起家,以每股200元、流转费每亩600元吸收周边村民成立合作社,但当时农民普遍不接受土地承包,土地难以成片。最终,在镇村两级的协助下,合作社取得最初的13.4亩土地,还获得了一笔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30万元贷款。
为了节省雇人费用,他们与员工一起划锄、追肥、打药、收割……太阳晒黑了皮肤,手上磨起了血泡,一沾水疼得直咧嘴。
“最高兴的事有两样,一是看到嫩芽破土,二是看到粮食丰收。”薛丽娜说,条件虽苦,但心里很甜。
选购良种、购置农机、聘请技术人员……夫妻二人边干边学,很快见到成效:先后承接岱岳区“配方施肥试验”“夏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等项目,土地流转面积扩大到160亩。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6月,小麦即将开镰,一场狂风裹着暴雨将麦子全都扑倒在地上,这不仅使小麦减产,还增加了收割难度,合作社一下损失10多万元。
“合作社如此,农民遇上极端天气困难更多。”一场灾难让薛丽娜更坚定了为农服务的决心。为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她一方面积极对接种业等企业,接种订单粮,确保小麦等售价能够高出市场价;另一方面不惜成本购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增强合作社服务能力,为周边农民提供“菜单式”服务。
合作社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进精量播种机、无人飞行植保机、玉米收获机等机械设备,以低于市场10%左右的价格,为全镇4万多亩耕地提供植保、收获、病虫害防治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架起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
“一下地看到她,咱心里就有谱儿。”如今,村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合作社已从起步时的几人,逐渐发展壮大到目前的268户社员,经营土地1300余亩,承接的多个项目都取得了成功。
植根田野,事业不断长高长壮。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薛丽娜庆幸,自己扣准了事业的第一颗扣子。
近年来,乡村振兴大潮涌动,一系列切实的举措,让薛丽娜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劳动强度降下来了、农村环境越来越好,随着产业效益的不断提升,更多年轻人回来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中国粮,青年种。我没想过放弃,很庆幸在家乡找到了梦想与现实的支点。”随着合作社效益的稳步提升,薛丽娜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这是一份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永恒事业,更关系到中国人的‘饭碗’,我将一直走下去。”这是这位“新农人”心中,一粒粮食的“重量”。
【记者 毕凤玲 特约记者 李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