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卵巢癌日丨“妇癌之王”,我们该如何应对? -澳门凯发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王坤朔)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被称为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其中,卵巢癌的发病率居于第三位,而死亡率居首位,被称为“妇癌之王”。在5月8日世界卵巢癌日之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医师居杏珠教授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筛查手段有限,超七成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死亡率高,但随着治疗手段的更新、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攻坚卵巢癌之路一直在向前推进。
卵巢癌是隐匿的妇科杀手,超七成发现即晚期
居杏珠介绍,从发病数据来看,全球每年新发卵巢癌病例大概23万多,死亡超过15万;在中国,发病总数约6万,死亡病例约4万。
“卵巢癌的死亡率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第一位,这与其早期检出率低有关,超过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约75%的患者会在两年内复发,五年的生存率不到40%。”居杏珠沉重地摆出这些残酷的数字。
居杏珠强调,卵巢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非因为治疗效果不好,而是晚期病例高。
为什么卵巢癌难以发现?居杏珠说,卵巢深藏在盆腔深部,正常情况下只有3*5厘米大小,一般体检查不到;同时,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没有典型症状,不易觉察,当进展到晚期才会出现症状,但也不具特异性,可能会出现如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水等,容易与消化道疾病混淆,如果到外科、消化科就诊,可能会贻误病情。确诊时,大部分患者的癌细胞已经遍及肠道、腹膜,有的出现腹水,很难彻底根除病灶,并且复发风险高。
更为悲观的一个现实是,目前仍没有比较好的筛查工具来早期识别卵巢癌。居杏珠提及,英国曾做过一项10000多例的卵巢癌大型筛查,采用b超和ca12-5指标筛查,虽然发现了一些早期病例,但是整体患者的生存率并没有提高,因此这一筛查方式并没有用于临床。
卵巢癌早筛意义重大,有家族史女性需格外警惕
卵巢癌早期发现困难,不代表要放弃癌症早筛策略。正如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所倡导的,积极行动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居杏珠说,早期诊断对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依然至关重要,特别是ⅰ期卵巢癌,基本可实现治愈,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那么,哪些女性是卵巢癌高危人群,需要格外警惕呢?
首先,围绝经期是卵巢癌发病高峰期,这部分女性要定期体检,如果发现盆腔包块,要通过ca12-5、he4等肿瘤标志物以及罗马指数来检查,若有异常,需要进一步通过阴道b超、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这三大检查相结合,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采取相应治疗方案。
同时,卵巢癌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患有卵巢癌或乳腺癌且携带有遗传性卵巢癌基因,家族中女性在35岁或40岁左右需要进行基因检查。如果本人携带突变基因,可能要进行预防性切除。如果没有遗传史,平常要注意体检,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的卵巢肿块。如果肿块超过5厘米,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术中化验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
居杏珠表示,对于存在brca1/2基因突变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来说,进行预防性卵巢切除,能够使卵巢癌的风险大大降低,有研究指出,可降低80%的发病风险。但是,切除性手术本身也会带来并发症,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来说,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比如内分泌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心理问题、生活质量下降等,需要在专业妇瘤科医生的评估下,做出最合理的预防、治疗以及长期管理策略。
parp抑制剂是卵巢癌治疗重要助手
在治疗上,手术加化疗是卵巢癌常规的治疗方式,规范治疗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居杏珠在临床上多次遇到因化疗方案不合理、手术不及时,而错失治疗机会的患者,让人十分痛心。
近年来,靶向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随着新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parp抑制剂的问世和临床应用,给卵巢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在手术和放化疗之外,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两大类应用比较多。尤其是parp抑制剂是近年来卵巢癌全程管理的重要进展,对于brca1/2的基因突变有显著效果,同时对存在hrd即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缺陷的患者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配合手术和化疗使用,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居杏珠说,研究显示,parp制剂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相对化疗来看要小,可有效延缓卵巢癌复发时间,延长晚期卵巢癌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时间。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parp制剂获批上市,其中包括我国原研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胶囊,用于既往经过二线及以上化疗的伴有胚系brca突变(gbrcam)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疗。
靶向抗癌药通常价格高企,让肿瘤患者及其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居杏珠坦言,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除了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水平,因为卵巢癌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包括手术、化疗以及后期的维持治疗,需要2—3年的时间,要为患者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案。
所幸,越来越多符合中国人群疾病特点的国产原研药问世并纳入医保,让百姓“看得起病”,更“看得好病”。氟唑帕利胶囊已被纳入医保,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妇瘤科医生要有超强的体力、耐力和毅力
居杏珠从事妇科肿瘤临床工作近20年,目睹了妇科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
“首先,手术理念在不断更新。比如,卵巢癌手术从最初单纯的切除肿块,到肿瘤细胞减灭术,再到现在‘肉眼无瘤’手术,虽然是几个字的差别,但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居杏珠说,对于妇瘤科医生来说,手术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当然成就感也很高,能给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另一方面,药物的研发和进展也非常迅速,包括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使更多患者有了治愈的可能。
一个优秀医生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经历,付出很多艰辛。作为妇瘤科专家的居杏珠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付出的辛苦都是有共性的,但是作为一名妇瘤科医生,我们可能付出得更多。”居杏珠说,对于一台卵巢癌手术来说,如果要做到完全的“肉眼无瘤”,可能需要切除很多脏器,包括肝胆胰脾、肠道等,手术范围非常大,跨越胸腔、腹腔、盆腔,手术时间通常要五六个小时,甚至超过八小时。
“妇瘤科的手术,不仅需要高超的手术技巧,还要有强大的体力、耐力和毅力,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要患者能顺利恢复,一切都值得。”谈到这些,居杏珠的声音里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明显的是掩藏不住的自豪感和获得感。
攻克“妇癌之王”的道路,也许依然漫长,但这场跬步之行,在医生和科研人员,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终将行至千里。